找到相关内容562篇,用时2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西方文化系列讲座之科学、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我们同学们会感到很困惑。我昨天已经说了,我们中国从儒家文化开始,实际上骨子里面就是一个无神论的国度。有知识的人,是不信宗教的。当然,他们也讲宗教,目的是为了教化老百姓。正是由于我们是一个无神论的民族,...西方文化系列讲座之科学、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方文化系列讲座  希腊文化  罗马、基督教文化  中西方文化比较  科学、宗教和哲学的关系  我今天主要讲宗教...

    赵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11071734.html
  • 简论梁漱溟对唯识宗的理解和改造

    作为佛教理论的核心:“我们竟不妨以唯识学代表佛教全体的教理。”[4]不过,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梁漱溟修订了正统的唯识宗,而跟儒家伦理思想结合起来。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试图介绍梁漱溟对...梁漱溟肯定世间上的伦理理想,回到中国儒家文化的道路上来。从1934年起,梁漱溟不再用“直觉”来表达世间生活的意味,而用道德上的“理性”来代替。不管“直觉”或“理性,”梁漱溟试图表达儒家心学的“良知”...

    梅谦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1973473.html
  • 学诚法师: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

    年间自印度正式传入中国,与本土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之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康有为认为:“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慈善文化并不是慈善家所捐助的财富本身,而是在这些捐助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那份充满慈爱的心。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参与并从事慈善事业并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享有的权利。...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773564.html
  •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

    发展的基本机制,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乃众缘和合而成,众生相处也是以和为基础。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原有的儒家文化和民族宗教——道教发生过礼仪、教义和理论等方面的严重冲突和争论。但与此同时,佛教也积极吸收了中国本土儒家与道教的东西,使自己适应于中国的文化环境。因此,佛教不仅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生存了下来,而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致成为中国文化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

    李玉玲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共创和谐新世界|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3873892.html
  • 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

    可以看出,敦煌寺院林立,僧人甚多,法事活动频繁,佛教呈现出一派兴盛的景象。另一方面,属于中原文化儒家和道家、道教在敦煌有着更为深厚的基础。大一统的唐王朝建立以后,实行文化开放、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敦煌高僧与佛、道义理沟通  从敦煌文书看,敦煌高僧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对道家、道教和儒家文化多有甚深的钻研,并致力于儒、佛、道三教的融合。如后唐河西敦煌府释门法律临坛供奉大德兼通三学法师毗呢藏主沙门...

    刘永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574812.html
  • 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甘肃宋金墓“二十四孝”图与敦煌遗书《孝子传》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二十四孝”作为中国传统儒家孝道文化的典型人物,备受历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史书中有大量的孝子孝女传;墓葬中有雕刻精美华丽的孝子故事图;敦煌遗书中有不少孝子变文;佛教经典中也有歌颂孝子德行的写经,这一切构成了古代儒家文化的核心――孝道。甘肃境内已清理发掘的...

    魏文斌、唐晓军、师彦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74870.html
  • 帝师考源

    又说:“立太师、太傅、太保”(疏:“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这里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帝王要有老师。   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孟子更直接提出了“王者师”...”,因而特别注意学习汉族文化,尤其是儒家的治国之道。1242年,他曾延请燕京庆寿寺的海云大师到漠北,请问“佛法中有安天下之法否?,海云回答说:“若论社翟安危,在生民之体戚,体戚安危皆在乎政,亦在乎天,...

    张羽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40477209.html
  •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

    聘请儒士,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实施汉地的治国方略来管辖其所治之地。而当时李继迁所管辖的河西、陇右地区,依然是汉、藏、回鹘、党项等多民族杂居相处的局面,这就为汉地民间宗教文化向藏族民众中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   [关键词]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   [摘 要]文章认为,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主要反映在三种层面上:民间层面的渗透影响、学者僧侣层面的交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3478592.html
  • 探述三武一宗“灭佛”

    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国家之教之上,几何其胥而为夷也”。意为:佛教背弃纲常名政,有碍国计民生,不合文化,传统,务必予以排斥。为了进一步达到排佛目的,提出了儒家的“道统”。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轴,为了强化中央政权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在《原道》中大力提出:“人其人,火其民,庐其居”的口号,试图以行政手段彻底废除佛教。   这一思想理念,为往后唐武宗的...

    则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1025383808.html
  • 简论青藏高原文化

    出现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而且使这种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双向性的,即青藏高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吐蕃王朝的扩张继续向周边地区传播,同时汉地的中原儒家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能够...   简论青藏高原文化   一   首先,青藏文化在地域上是依托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它是一种真正的高原的文化,带有明显而又深刻的青藏高原的烙印,因此认识青藏文化首先需要认识青藏高原...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1786370.html